聯系我們

座機:027-87580888
手機:18971639145
傳真:027-87580883
郵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貴陽市高新區高新技術產業研發生產基地1#西塔樓6層1號

地熱溫泉

畢節槍桿巖地熱井項目

一、地理位置及交通
       勘查區地處烏江支流野雞河上游段引底河與其支流瓜仲河的河間地塊部位,屬長江流域。隸屬納雍縣化作所轄,為北亞熱帶溫涼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氣溫14.6℃,年平均降雨量1141mm,平均最高氣溫25.2℃,極值高溫32℃,平均最低氣溫7℃,極值低溫為-5.4℃,無霜期長,全年無霜期達275天左右,年平均日照時數達1180小時。勘查區總體屬構造剝蝕(溶蝕)低中山區,地面群山連綿起伏,溝壑縱橫,總體地勢南西高,北東低。論證區北側的瓜仲河河床為當地侵蝕基準面,標高1175-1225m。論證位于區域地表分水嶺北側。
       勘查區位于納雍縣北西約35km的化作鄉王家寨片區。有國道(G76)、省道(S211)從工作區附近通過,交通極為便利。
二、地質條件
       論證區內出露地層由新到老有:第四系;三疊系下統飛仙關組;二疊系上統龍潭組、峨眉山玄武巖組,中統茅口組、棲霞組、梁山組。
       論證區主要斷裂構造為馬場斷裂(F4)、董地斷裂(F4-2)。

三、熱儲特征
       論證區熱儲結構按熱儲單元可分為四個單元:第一熱儲單元震旦系燈影組埋藏深度1560~2270m;第二熱儲單元寒武系清虛洞組、陡坡寺組、石冷水組埋藏深度350~730m;第三熱儲單元石炭系擺佐組、黃龍組、馬坪組埋藏深度60~300m;第四熱儲單元為二疊系棲霞組、茅口組,該單元在論證區直接暴露地表。本次以第一、第二熱儲單元為目標層。
四、導熱構造
       論證區處于東西向大斷裂-馬場斷裂(F4)的上盤,根據區域地熱地質分析,溫泉出露多與大斷裂有關,大斷裂對深部地熱流體的聚集和運移起到嚴格的控制作用。馬場斷裂(F4)地表出露特征明顯,斷層總體傾向北,傾角60-85°,走向延伸規模大(80km),深部延伸超過3000m,論證區傾向為0°,傾角73°,垂直斷距大于200m,根據斷裂帶沿線偶見地熱異常及已施工地熱井揭露,說明該斷裂具有很好的導熱、導水作用。
五、地熱勘查類型
       通過論證區的熱儲層及導水、導熱構造的綜合分析,地熱資源主要賦存于第一、第二熱儲單元的熱儲含水層中,發育有區域性馬場大斷裂(F4),以及同組向平行延伸的次級董地斷裂(F4-2),使得其形成斷夾塊區域成為地熱水資源富集區。為此,其熱儲成因兼具層狀及帶狀熱儲特點,地熱勘查類型屬于中低溫地熱田Ⅱ-3型。
六、成井成果
       成井井口溫度60度以上,水量700方每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