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座機:027-87580888
手機:18971639145
傳真:027-87580883
郵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貴陽市高新區高新技術產業研發生產基地1#西塔樓6層1號

行業新聞

【行業新聞】我國有待開發的地質旅游資源的分布狀況

地大熱能我國的旅游事業,是在實行改革開放以后,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才逐漸發展起來的。盡管我國旅游事業發展的歷史很短,但其發展速度之快,是其它任何國家所罕見的。 我國文化歷史悠久,名勝古跡遍布各地,自然景色更是應有盡有,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是我國發展旅游業的一個重要優勢。但近20年來,我國旅游事業雖然發展很快,可是與旅游發達國家相比,旅游資源的開發程度還很低,旅游事業相對還非常落后。80年代我國的旅游事業基本上以人文景觀為主導,許多外國游客主要為仰慕中國古代文化,如歷代宮殿、皇陵等宏偉建筑而來。例如北京的長城、故宮、明十三陵、頤和園和承德避暑山莊等名勝古跡;西安泰代的兵馬桶、唐代的昭陵、乾陵、華清池、大小雁塔、法門寺,以及碑林等名勝古跡。


90年代自然景觀旅游逐漸上升,如黃山、泰山、華山、五臺山等名山之游。著名風景區如長江三峽、桂林漓江、杭州西湖都是旅游熱門。自然景色與民族風情相結合,成為更受歡迎的新旅游點,如云南的西雙版納(傣族)、大理洱海(白族)、新疆吐魯番的葡萄溝(維族)等。城市旅游開始興起,如大連、青島、哈爾濱、上海、南京、昆明、重慶、成都、廈門、廣州、深圳、珠海等城市,各具特色。結合城市旅游,許多人工景點風靡一時,如世界公園、民族園、電影城、各類游樂場所和各類博物館,等等。除此以外,地質旅游、探險性旅游(如沙漠旅游、登山旅游、漂流旅游),以及出境旅游等,也方興未艾。由此可見,90年代旅游事業的主要特點,是目標多樣化。根據我國目前經濟發展的大好形勢,下世紀內我國的旅游事業,也必然面臨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時期。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往往緊密相關,因為許多著名的廟宇或帝王陵園,都選擇在名山大川或景色秀麗的地方,起到相互陪襯的作用。自然景觀的形成,又離不開它的地質背景,例如華山、黃山的形成,都與花崗巖侵入體有關,桂林山水又與巖溶地貌合而為一。


     隨著旅游事業的發展, 開發我國豐富的地質旅游資源顯得勢在必行。我國有許多奇特的地質、地貌景觀,有的可作為一般性旅游景點,有的也可作為半專業或專業性的地質旅游資源,但至今大多數景點,尚未能作為地質旅游資源進行開發。分述如下:1.具有代表性或國際公認的典型地層剖面。如薊縣震旦系剖面、三峽剖面、泥河灣第四系剖面,以及被國際公認的全球層型剖面點,如浙江常山中奧陶系底界面,長興古生界—中生界分界剖面、桂林泥盆石炭分界剖面、云南梅樹村寒武系底界剖面等,被稱為“金釘子”。2.古人類遺址。如周口店北京人遺址、西安藍田人遺址,等等。3.重要礦山。如白銀市銅礦、金川鎳礦、茶卡鹽礦、大同煤礦、江西鎢礦、大冶鐵礦、大慶油田,等等。4.火山地質。如五大連池、長白山天池、大同火山群、瓊雷地區火山群,等等。5.冰川地質。如江西盧山冰川遺跡、北京西山冰川遺跡、烏魯木齊天山l號冰川,格爾木昆侖山、西大灘現代冰川等。6.黃土地質。如西安、蘭州附近的黃土階地、黃土地層、黃土地貌。7.地震地質。如唐山、邯鄲、海原等地的地震遺跡。8.地熱地質。如北京、天津地熱利用,西藏羊八井地熱發電。9.環境地質。如上海、天津的地面沉降、西安、大同的地裂縫,三峽地區崩塌、滑坡防治、山東萊州灣海水入侵lo.巖溶地質。如桂林陽朔之間的巖溶地貌、山西巖溶大泉、北京附近的溶洞與遼寧本溪的水洞。11.新構造與第四紀地質。如河西走廊沿祁連山北麓和新疆天山南北麓的第四紀地層、第四紀斷裂、褶皺、不整合。12.重要化石產地。如云南澄江化石群,浙江、河北等地硅化木林,四川自貢恐龍化石群,河南南陽恐龍蛋。13.青藏高原板塊地質。如縫合帶構造。14.特殊地貌。如南方紅層丹霞地貌、路南石林地貌、元謀土林地貌、西北風蝕亞當地貌,戈壁、沙漠等荒漠地貌。15.石窟地質。我國古代石窟文化著稱于世,如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等,其地質背景互不相同。


     如此豐富的地質旅游資源如果開發完成,必將大大促進我國旅游事業的進步。增添人民旅游活動的多樣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解決社會的就業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