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座機:027-87580888
手機:18971639145
傳真:027-87580883
郵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貴陽市高新區高新技術產業研發生產基地1#西塔樓6層1號

開陽龍崗地熱項目
一、項目區自然地理及交通狀況
項目地屬龍崗氣候屬北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區,多年平均氣溫14.5℃,最熱月平均氣溫22.3℃,最冷月平均氣溫2℃。極端最高氣溫33.7℃,極端最低氣溫-7.7℃。無霜期為276天。1990~2005年年平均降水量1214.55mm,年度最高降水量出現于2002年,極值為1550.3mm,年度最低降水量出現于1990年,極值為996.2mm,一日最大降雨量174.6mm(2002年6月18日)。
年內降雨時空分配極不均勻,每年的4~10月降水集中,占年內降水量的82.0﹪,11月至次年3月降雨量少,占降雨量18.0﹪。平均每年發生暴雨2~3次,多發生在5~7月。降水量地域分布的特征是:西部、南部降水量較多,年降水量在1200mm以上;北部降水量偏小,年降水量在1200mm以下。總體上開陽縣是冬無嚴寒,下無酷暑,雨量充沛。災害性天氣有伏旱、倒春寒、夏旱、暴雨、冰雹、秋雨綿綿、凝凍等。
項目區區內主要河流為紫江河,流向北東,為南江河的分支。
項目區行政區劃隸屬貴陽市開陽縣龍崗鎮,位于開陽縣南東部,距開陽縣城約15km,距離貴陽市城區約40km,區內交通較方便,貴(陽)-開(陽)公路(S104)由調查區西側經過,有鄉村公路到達調查區。
二、地層條件
根據地質調查工作,項目地內地表出露的巖石主要為沉積巖,出露地層為第四系(Q)、奧陶系下統桐梓組(O1t)、寒武系中上統婁山關組(∈2-3ls)、寒武系中統高臺組(∈2g)、寒武系下統清虛洞組(∈1q)、寒武系下統金頂山組(∈1j)、寒武系下統明心寺組(∈1m)、寒武系下統牛蹄塘組(∈1n)、震旦系上統燈影組(Zbdn)、震旦系中統陡山沱組(Zbd)、震旦系下統南沱組(Zan)、前震旦系板溪群(Ptbnq)。
三、構造條件
項目區構造地處揚子準地臺黔北臺隆遵義斷拱貴陽復雜構造變形區,位于水田壩復式背斜北東傾伏端與翁昭背斜南傾伏端的結合部位,褶皺、斷裂發育。主要地質構造:翁昭復背斜、母雞田背斜、大寨斷層(F1)、羊舞斷層(F2)、小寨斷層(F3)、祖卡斷層(F4)、花娘洞斷層(F5)、背后坡斷層(F6)、推測隱伏斷層(Fy)。
四、地熱勘查類型
根據地熱水的賦存構造特征,普查區地熱水資源主要賦存于第一儲集單元熱儲含水層中(熱儲含水層為震旦系上統燈影組(Zbdn)碳酸鹽巖),且斷裂構造十分發育,北東向大寨斷層、北北東向坡背后斷層被東段與近東西向斷層相交、斜接溝通,巖石破碎,張裂隙、扭裂隙發育,形成地熱水資源富集區。為此,其熱儲成因兼具層狀熱儲及帶狀熱儲特點,地熱勘查類型應屬于中低溫層狀與帶狀結合型熱儲類型(Ⅱ-3型)。
五、成井結果
通過鉆孔驗證,鉆孔井口溫度達60度以上,水量1000方每天以上,地熱水水質類型為HCO3-、Na+型,硫化物、水溫達到命名標準,可命名為硫化氫水。
項目地屬龍崗氣候屬北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區,多年平均氣溫14.5℃,最熱月平均氣溫22.3℃,最冷月平均氣溫2℃。極端最高氣溫33.7℃,極端最低氣溫-7.7℃。無霜期為276天。1990~2005年年平均降水量1214.55mm,年度最高降水量出現于2002年,極值為1550.3mm,年度最低降水量出現于1990年,極值為996.2mm,一日最大降雨量174.6mm(2002年6月18日)。
年內降雨時空分配極不均勻,每年的4~10月降水集中,占年內降水量的82.0﹪,11月至次年3月降雨量少,占降雨量18.0﹪。平均每年發生暴雨2~3次,多發生在5~7月。降水量地域分布的特征是:西部、南部降水量較多,年降水量在1200mm以上;北部降水量偏小,年降水量在1200mm以下。總體上開陽縣是冬無嚴寒,下無酷暑,雨量充沛。災害性天氣有伏旱、倒春寒、夏旱、暴雨、冰雹、秋雨綿綿、凝凍等。
項目區區內主要河流為紫江河,流向北東,為南江河的分支。
項目區行政區劃隸屬貴陽市開陽縣龍崗鎮,位于開陽縣南東部,距開陽縣城約15km,距離貴陽市城區約40km,區內交通較方便,貴(陽)-開(陽)公路(S104)由調查區西側經過,有鄉村公路到達調查區。

根據地質調查工作,項目地內地表出露的巖石主要為沉積巖,出露地層為第四系(Q)、奧陶系下統桐梓組(O1t)、寒武系中上統婁山關組(∈2-3ls)、寒武系中統高臺組(∈2g)、寒武系下統清虛洞組(∈1q)、寒武系下統金頂山組(∈1j)、寒武系下統明心寺組(∈1m)、寒武系下統牛蹄塘組(∈1n)、震旦系上統燈影組(Zbdn)、震旦系中統陡山沱組(Zbd)、震旦系下統南沱組(Zan)、前震旦系板溪群(Ptbnq)。
三、構造條件
項目區構造地處揚子準地臺黔北臺隆遵義斷拱貴陽復雜構造變形區,位于水田壩復式背斜北東傾伏端與翁昭背斜南傾伏端的結合部位,褶皺、斷裂發育。主要地質構造:翁昭復背斜、母雞田背斜、大寨斷層(F1)、羊舞斷層(F2)、小寨斷層(F3)、祖卡斷層(F4)、花娘洞斷層(F5)、背后坡斷層(F6)、推測隱伏斷層(Fy)。
根據地熱水的賦存構造特征,普查區地熱水資源主要賦存于第一儲集單元熱儲含水層中(熱儲含水層為震旦系上統燈影組(Zbdn)碳酸鹽巖),且斷裂構造十分發育,北東向大寨斷層、北北東向坡背后斷層被東段與近東西向斷層相交、斜接溝通,巖石破碎,張裂隙、扭裂隙發育,形成地熱水資源富集區。為此,其熱儲成因兼具層狀熱儲及帶狀熱儲特點,地熱勘查類型應屬于中低溫層狀與帶狀結合型熱儲類型(Ⅱ-3型)。
五、成井結果
通過鉆孔驗證,鉆孔井口溫度達60度以上,水量1000方每天以上,地熱水水質類型為HCO3-、Na+型,硫化物、水溫達到命名標準,可命名為硫化氫水。